联系电话 400-669-7885,15800779680
1、明确核心应用需求
锁定样品与检测元素:先确定待分析样品类型,不同仪器对不同形态样品(块状、屑状、粉末)的适配性有差异。同时明确检测需求,是仅测单一元素,还是需同步测定氧、氮、氢三种元素,以此筛选型号。
匹配检测通量:若只是实验室小批量抽检,普通手动进样机型即可;若是工厂生产线质检等高通量场景,需优先选带自动进样、坩埚自动装填系统的机型。
2、核心技术参数
分析范围与精度:根据样品中元素含量选择,若检测痕量元素,需选灵敏度高的机型。精度方面,工业质检通常要求 RSD≤1.0% 即可,而科研或标准物质研制需更高精度。
加热炉性能:脉冲炉的*高温度和功率决定能否熔融难熔样品,像钛合金、陶瓷等需 3000℃以上高温,可适配这类难熔样品;常规钢铁样品则无需如此高规格,普通 3000℃机型就能满足。
分析速度:常规机型单次分析时间多在120- 240秒,高通量场景下需优先选分析速度更快的机型,避免耽误生产或实验进度。
3、评估设备可靠性与智能化
核心部件与安全性能:核心部件品质直接影响设备寿命,需关注检测器、流量控制器等是否为优质品牌部件。安全上优先选带气路自动检漏、过温保护、过流保护的机型。
软件与智能化配置:操作软件需支持方法设定、数据存储、报告生成等功能。
4、计算长期运行成本:仪器多需高纯氦气作为载气,要关注气路设计是否节省气体,另外,石墨坩埚、助熔剂等消耗品的价格和更换频率也需纳入考量,避免后续成本过高。
微信公众号